華研中商研究院觀點:
主題詞:證券
香港、上海和深圳,兩岸三地的三個重要的金融城市,這兩年的相對位置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這主要是由于三地的股市規(guī)模和成長速度和結構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將上海和深圳股市不妨合稱A股市場,而香港成為港股市場,那么兩個市場近幾年發(fā)生的變化可謂滄海變桑田了。滬深兩市總市值2005年7月28日以3萬億元起步,2009年7月15日收盤,A股市值達到3.21萬億美元,重新超過了日本的3.20萬億美元,躍居全球第二。2008年1月A股總市值一度超越日本,不過之后市場遭遇了深幅調整,A股市值大幅縮水。截至2009年8月底,滬深股市總市值是16.1萬億,已經成為全球市值第三大的市場。
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具有股市、債市、外匯和黃金市場,但是這幾個市場都有一些缺陷,比如股市過于依賴內地;債市發(fā)行公司債券、外匯基金票據和債券、政府債券都有限制;外匯市場由于港幣不具有國際儲備貨幣資格,主要交易對象是美元、日元、歐元和英鎊等貨幣;黃金市場實際上是倫敦黃金市場的衍生;期貨市場金融期貨和商品期貨缺乏。坦率地講,香港的金融業(yè)仍以股市為主,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進入多元化和國際化階段,所謂“國際化”,實際上是作為中國對外融資的主要平臺而言的,1992至1997年,紅籌股、H股以及「中國概念」一再掀起香港股市熱潮。香港股市對待除離岸群島之外的海外注冊的公司的上市申請謹慎對待,2007年3月才開始對上市公司來源地采取較寬松的態(tài)度,但成效不明顯。近幾年來,這個市場實際上是越來越“中國化”而非國際化。
香港股市主板市場集資額曾經在2000年創(chuàng)下4513億元的紀錄,當年的集資高潮并沒有多少實質業(yè)務支持,股市的興旺很快便隨著網絡股泡沫的爆破而陷入低潮。經過多年的調整,香港再次掀起集資熱潮。新一輪的集資熱潮主要由內地大型企業(yè)的新股集資帶動。來自內地企業(yè)的首次上市集資額占香港同類集資絕大部分。2000年有中國石化,2003年有中國人壽和中國財險,2006年由于有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大型招股活動,集資總額創(chuàng)下5059億港元的歷史記錄,其中,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達3332億港元,超過紐約,貼近倫敦,使香港成為全球第二大集資市場。更多中國企業(yè)利用香港金融中心上市集資,推動港股集資功能的提升及規(guī)模的擴展。
港股市場上內地上市公司比例和規(guī)模的增加,使得港股實際上成為了內地公司在上海和深圳之外的第三個上市目的地,也助長了香港證券市場對于內地經濟的依賴性。從1993年到2009年6月末,內地在香港上市的企業(yè)(包括H股和紅籌股)的市值由1423.58億港元增加到7.3萬億港元,占香港主板總市值的比例從4.78%提高到52.24%;內地在香港上市公司股票成交量由1213.38億港元增加到84138.2億港元,占主板成交量的比重由11.86%提高到66.61%。2005年、2006年和2008年內地企業(yè)從香港市場籌資占香港主板同期籌資總額都突破了60%,其中2006年達到67.6%。2008年底,主板上市公司共1,087家(2007年為1,048家),當中110家是H股公司,89家是紅籌公司。這些H股及紅籌公司在年底的市值分別為27,202億元及28,749億元,共占主板總市值的55%。至2008年底,香港主板975家上市公司中,只有海外注冊且在香港和大陸沒有業(yè)務的外國企業(yè)10家,其他上市公司多數(shù)與內地經濟聯(lián)系緊密。而且內地企業(yè)更受香港市場歡迎,根據香港證券交易所2007年研究報告的統(tǒng)計數(shù)據,內地在香港上市的企業(yè)的認購率較非內地公司更高(127倍比56倍),在上市時平均募集資金也較非內地公司多(23.4億比3.4億)。
香港股票市場得益于內地經濟的發(fā)展,然而400多家證券公司之中,真正能在這盤大餐中分得可觀份額的機構并不多,特別是本地港資券商,并不是資本市場的主力。2002-2005年香港IPO業(yè)務中,小于5億港元的上市活動中,前十大保薦人中能見到四五家本地券商的身影,在5-50億港元的上市業(yè)務中,前十大保薦人里只有兩三家本地機構,而在超過50億港元的大型上市案例中,前十大保薦人里,除了匯豐銀行,少有本地機構能夠介入。2006-2007年香港IPO業(yè)務,無論按上市家數(shù)還是集資金額,前二十位保薦人中,本地機構只占五分之一左右。除了國際大投行之外,反而是國內背景的券商在近幾年的IPO活動中占有較大份額。香港證券市場的這種生態(tài)結構和環(huán)境正在演變成常態(tài),前有國際大投行,后又日漸強大的國內券商,本地機構多數(shù)處于價值鏈條的低端,在夾縫中生存,主要依靠的是盈利不高的經紀業(yè)務和財務顧問業(yè)務。
日前熱議的CEPA協(xié)議,涉及到內地與香港證券業(yè)的一些合作。香港本地券商無不希望能夠借CEPA之力,分到內地經濟發(fā)展的一杯羹。但是目前看來,討論中的協(xié)議對于香港證券界的開放范圍并不大,只是容許香港券商到內地開設投資咨詢公司,而不是開放IPO保薦承銷等利潤較大的業(yè)務。以香港目前擁有如此眾多的香港本地券商和熟悉國際市場規(guī)范運作的人才儲備,如果不能介入國內龐大的證券發(fā)行市場,這不僅是資源浪費,也極大阻礙了香港證券業(yè)的成長,未能受惠于國內資本市場發(fā)展。香港證券市場如不能向海外發(fā)展,則只能屈居于國內A股市場之后,那么,較理性的策略應是最大限度地與內地資本市場融合,而中央政府也應考慮給予香港這一難得的發(fā)展機會;反之,對于內地而言,如何利用好香港龐大的國際化的證券人才儲備,借此提升資本市場規(guī)范化和管制水平,也是雙贏的考量。